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 Show all posts

Monday, April 27, 2009

求醫不如求己 - 經絡篇

中里巴人,本名鄭幅中,現為北京中醫協會理事。家學淵源,自幼即師承父親練習道家養生功法,並從祖父所撰寫的家傳祕笈中汲取中醫精髓。曾深入研讀各家中醫經典及現代醫學典籍,隨後並入太極名家李寶良之門學得太極大法,深諳武醫同源之道。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92116&

Blog:
http://helpmyself.pixnet.net/blog

Vide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qkaVlZtFi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avbypIWi3o

Wednesday, April 22, 2009

Zero Limits - Joe Vitale (4) 零極限

作者問修藍博士, 他是如何療癒自己, 他在查看病歷時, 究竟做了些什麼?

博士說, 我就是一直說 對不起, 我愛你, 一次又一次.

就是這樣

原是愛自己是提升自己最好的方法, 當你提升自己, 也改善了世界.

我是你認為你看到的故事... 拜倫 <所有戰爭都在紙上>

博士認為, : 治療師認為他們都是來幫助或拯救別人的, 事實上, 他們在患者身上看見的程式, 也出現在他們身上, 而治療師的工作就是, 治好他們自己身上的程式, 當治療師身上的記憶被清除了, 患者身上的記憶也被清除.

記著, 你見到到那個人都是你的鏡子, 他所經歷的會是被你共有, 清除這個程式, 你們都會好起來.

要做的是...."我愛你".




Zero Limits (1) - (4):
http://pemasky.blogspot.com/2009/04/zero-limits-joe-vitale-4.html

http://pemasky.blogspot.com/2009/04/zero-limits-joe-vitale-3.html

http://pemasky.blogspot.com/2009/04/zero-limits-joe-vitale-2.html

http://pemasky.blogspot.com/2009/04/zero-limits-joe-vitale.html

Thursday, April 16, 2009

「我愛你」「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29486
剛買了這本書, 在乘巴士回家途中, 看了幾段, 被吸引著.... 最大的是愛的力量....

在下面四段文章中, 會對此書作較詳細的描述, 及鄧述書的內容 :

Zero Limits (1) - (4):
http://pemasky.blogspot.com/2009/04/zero-limits-joe-vitale-4.html

http://pemasky.blogspot.com/2009/04/zero-limits-joe-vitale-3.html

http://pemasky.blogspot.com/2009/04/zero-limits-joe-vitale-2.html

http://pemasky.blogspot.com/2009/04/zero-limits-joe-vitale.html




Monday, February 25, 2008

心門

TENZIN PALMO 充滿傳奇的第一位西方比丘尼, 在海拔13200呎的喜馬拉雅山雪洞靈修12年, 面對最險峻的環境, 深刻實踐女性完美修持的道路

http://en.wikipedia.org/wiki/Tenzin_Palmo

Monday, April 2, 2007

邁向另一境界 (四)

Don Agustin Rivas Vasques

在秘魯的亞馬遜河流域住著一位治療師. 他的工具就是原始叢林的植物, 這些植物叫 ayahuasca., 字面意思是死亡之果, 它可以徹底淨代心靈與身體,

DON 叫人去與植物溝通, 就像和動物或是高等生物進行溝通一樣, 他對待 ayahuasca 的方式就對待情人一樣, 他一邊吟詩, 一邊示愛, 並愛撫它.

"植物也是有靈魂的, 就像這個宇宙所有的生物一樣, 植物的靈魂比它們的生物化學性還重要, 因此我們要與植物溝通, 尊敬它們, 請它們向我們敞開心胸, 就如同在每一種生物上, 人類必須藉由愛心與關懷來喚醒它們的能力.

ayahuasca 有一種很特別的能力, 它是亞馬遜裡最有智慧, 在意識上最高的植物."

DON 解釋: 吃了 ayahuasca , 生命便會在唯能層面上顯出來, 健康的人會呈現白色, 能量阻塞顯現出來的不是紅色就是綠色.

Saturday, March 31, 2007

邁向另一境界 (三)

Godfrey Chips

他是來自 Lakota 部落的一位美國巫師, 並非每一個另類治療師都過著高尚的精神生活 !

他暴躁, 不停地咒罵. 作者在書中問, 為什麼這樣一個粗野的老粗會有這樣大 的治療力量?

巫師說: 每一次治療都會減少他的壽命, 當他52歲, 他便會死去, 對此感到很高興, 他對這個星球上的生命感到厭惡, 他不想再在這個星球轉世了.

巫師內心的痛苦, 又有誰可以了解 ?


Lhamo Dolkar

Bodanath有一位西藏人, 和藹謙虛, 30年前她逃亡到尼泊爾, 她的治療能力連達賴喇嘛也借重.

在小房間有25個來自不同國家的病人, 她可以用天眼找出病患者不為人知的過去, 而且用不同的奇特方法去醫治病人, 作者的膝蓋痛, 就是被她醫治好的.

當治療工作完畢時, 她回復一個親切的小婦人, 對於曾發生過的治療過程一點記憶也沒有了. 然後為眾人端上一杯熱茶.


U Shein

在 緬甸的治療師, 使用一種特別的藥粉 (Gold Ash Powder) 來治療病人, 這種物質的原料是十種不同的金屬, 以特定的溫度下相互溶合而成的.

很多人稱這個過程為煉丹.

離別前, 他將小量的藥粉送給作者帶回德國, 書中述, 作者曾用此救過一個有腫瘤的朋友, 那位朋友在三次使用後, 得以康復, 然而, 在他回復夜夜生歌的日子後, 腫瘤復發, 終於奪去了他的生命.

邁向另一境界 (二)

俄國的旅程:

Evgeny Boderenko 在列寧格勒 (現名聖彼德堡) 一家生產光學儀器的工廠工作, 他仔細地想如何才能簡化尋找礦藏時, 有天他手裡拿著一塊鋁土礦時, 靈機一現, 知道該從何處找鋁土礦, 地理家依照他的建議找到了大量的礦藏.

他說, 他知道他手裡拿著這個要被尋找的原料時, 他就得到了靈感, 知道那一個地方可以找到.

自此, 他便開始以別的東西來測試他的靈感.

多次的實驗, 認證了他的能力, 當時的海軍便請他給世界海洋的船隻測定方位, 結果驚人, 他能測出船在世界上的位國, 船的速度, 那裡來, 往那裡去.

當他感應強的時候, 他手指頭搔癢, 後來他發明了一種感應器, 可以測出大腦非常細密的頻率. 現在當他的手指頭開始搔癢, 也就是說他的大腦找到搜尋目標時, 原本測得的大腦活動頻率便會向上跳升約三倍.

天眼通並非是巫術, 而是可以被測量出來的.

邁向另一境界 (一)

書名 : Unterwegs in die nachste Dimension
作者: Clemens Kuby

德國名導演 Clemens 曾下半身癱瘓, 使他尋求正統醫學以外的療法, 他花兩年時間拍攝電影 邁向另一境界, 遍訪各國治療師, 向世界展示了他的真實體驗.

在書的完結前, 作者寫道 :

"在尋找伴侶的路上, 你已經四處徘徊多久, 靈魂知道, 一定有這麼一個人的存在, 但是他在哪裡呢 ? 他一定在某處....找了又找, 這個時候, 我會覺得不快樂, 所以根本就無法將自己投入我靈魂這個願望當中, 為了要消除這個無法被滿足的願望, 我帶著生活中的忙碌一起逃跑, 這樣我就不會想到, 到目前為止, 在這一生, 我缺少了什麼...你千萬不要草率, 而是要仔細地看, 誰是你的伴侶, 而誰又是所謂的偶然相識...

人們常以為就是那個被挑選出來的人了, 可是事後才發現, 他並不是靈魂所等待那個人, 在機會來臨前, 總是要耗掉人生中珍貴的時間."


"無法實現的願望, 在中陰階段對於未經深思就投胎轉世的決定, 是一個最強的動力. 受精後三天, 人們已經 可以確定, 一個獨立的生命產生了, 這個生命的軀體, 就是它自己做的選擇.

因此在死亡前, 先知道最強烈, 未能實現的, 還存在的願望有哪些, 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仇恨也是一種心願, 只不過它是屬於負面的那一端....

要過著快樂的日子並非偶然, 那是上輩子心平氣和地踩著堅定的腳步而得來的, 或者是在今生為下一世追求幸福的努力結果..."

Wednesday, November 22, 2006

友誼~ 精神性的修持

要創造一個持久的關係, 需要繼續不斷的明辨洞察和精進.

這是說在考量自己究竟可以得到多少前, 先考量我們願意付出什麼.
這也許看來頗不簡單, 不公平, 但如果我們要成為一名真實的朋友, 我們應該考慮: 我能為我的朋友做什麼呢 ? 我可以如何去支持他? 我如何能多關懷他呢 ? 基於此一原因, 在我們發展友誼之先, 便應反省這一關係將要求我們什麼, 然後確定我們可以去堅定持守此承諾.

以這樣的態度, 友誼便成了一精神性的修持 教導我們成為堅強, 順應以及慷慨的人.

~Ruling your world by Sakyong Mipham Rinpoche~
譯者: 蔡雅琴

Tuesday, September 19, 2006

生命咖啡館 (五)

今天讀到:

"從小, 我們就不斷接觸到各種廣告, 告訴我們人生的滿足與成就是來自物質享受, 所以, 我們很自然地就會去買這些產品, 看看廣告說的是不是真的, 問題是, 買東西需要錢,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我們得去找一份工作, 那可能不是我們理想中的, 但還是接受了它, 好賺取金錢來購買我們的商品...

這份工作, 並不能給你成就感, 而我們又為它耗費太多的時間, 於是我們覺得虛度人生。

為了補償自己沒有每天都在做想做的事, 我們就去買更多的東西, 暗地裡希望廣告說的是真的, 期望那些產品能給我們美滿的人生。"


"

生命咖啡館 (四)

這一本只有173頁的書, 在我平時看書的速度, 一個晚上已經把它消化了, 但這次, 我決定每晚看一小段, 然後將感覺寫出來。

慢慢讀裡面的每一個細節, 我的直覺告訴我, 裡面有我要找的東西。

裡面有一段是這樣寫:

"如果, 我從大學畢業開始, 一直算到75歲, 當我每天花20分鐘打開電郵, 閱讀那些我不怎在意的信件, 結果就是我幾乎花了一整年來處理這些郵件。"

連工作及私人上網覆電郵, 談IM, 我每天與電腦相處時間達10小時, 有時更多。

如果情形持績下去, 我的人生將會有一大半活在網絡上。




延伸閱讀 : 晴天娃娃

Saturday, September 16, 2006

生命咖啡館 (三) ~ 不要等到未來

坐在咖啡館, 吃了極美味的早餐, 思索著"我為什麼在這裡?"的問題, 店裡的麥克說了漁夫與生意人的故事.

生意人往漁村渡假, 遇了平凡快樂的漁夫, 完成日間的打漁工作後, 黃昏時與妻兒在沙灘漫步看日落 。生意人問漁夫為什麼只捕捉足夠食用的魚兒, 若多捕一點, 他可以賺多一些, 生意逐步擴大, 當退休時, 他可以做任何喜歡的事, 漁夫問道: 例如, 像現在般, 與妻子漫步和看著孩子嬉戲? 生意人答道, 當然可以做任何事, 但你的兒子....到時已長大成人了。

有沒有想過什麼事退休後才做呢, 總是說工作完才算吧, 明日復明日, 到底有沒有做過真正想做的事呢 ?

Friday, September 15, 2006

生命咖啡館 (二)

餐牌上寫著: 在等待上菜時, 需要思考的問題

1. 你為什麼在這裡?
2. 你害怕死亡嗎?
3. 你實現了自我嗎?

如果是你, 會怎樣回答? 現在就想想...

Thursday, September 14, 2006

生命咖啡館 (一)

The why are you here cafe

為了避雨,走進了銅鑼灣一書店,看見了這本書,你為什麼在這裡呢?

然後我與作者一起步入了這間咖啡館,經過疲憊不堪的車程,在公路上迷路,不知不覺間來到這裡,老式的小店,令人感到舒服,女待應溫柔地說你自己選擇喜歡的位置吧,坐了下來,開始奇妙的遭遇...

Sunday, December 25, 2005

O Alquimista (The Alchemist) by Paulo Coelho

沒有一顆心會因為追求夢想而受傷 ~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星期五晚上, 因要找一本朋友極力推薦的書, 走了去曾經提過的銅鑼灣書店, 結果看到了這本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書中的少年, 由西班牙走到埃及, 尋找他心中的寶藏, 實現他的夢想. 年中的時候也去過埃及, 看到金字塔的時候, 心中有震撼的感覺, 終於看到了金字塔了 !

每個人也有夢想, 在實現之前, 總有不少的恐懼, 我們就像在洪水上走過獨木橋, 步步為營, 總在前進和退縮之間猶豫不決, 日子就那樣磋跎下去.

怎樣去面對恐懼, 的確是生命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我現在就走進牧羊少年的旅程中, 跟他一起去尋找寶藏, 再一次回去金字塔那個古老而熟悉的國度.

Monday, August 29, 2005

寒武紀 - 李天命詩集

無題

我在沙上寫了一首詩
又在沙上抹去那首詩
只讓海知道

我在空中寫了一首詩
又在空中抹去那首詩
只讓云知道

我在心裡寫了一首詩
又在心裡抹去那首詩
只讓你知道


葉祭

每葉焚燒過的記憶
都響著一縷不息的回憶
每闋冰雕的故事
都嵌著一脈不死的歷程


太湖月

火車從早晨咳到黃昏
我披著夕照來到太湖
太湖以蒼茫隱藏它的無際
殘陽紅盡的最遠處
仍是煙波

波上浮著幾點依依的檣桅
默默堅持沒有約定的佇候
秋水溟溟
悠悠拍打穿朝越代的蘋洲

蘋洲外 月印寒湖
悄然映出了晶瑩峻冷的千古



關於李天命:

http://security.mingpao.com/books/htm/leetm/

http://leetm.mingpao.com/htm/article_6.htm

http://hkshp.org/scholar/LiTianMing.htm

Sunday, August 28, 2005

Love, Freedom and Aloneness


愛.自由與單獨
作者: OSHO






"愛就是分享滿溢的喜悅, 由於快樂無比, 你承載不住那麼多的喜悅, 非與別人分享不可, 於是來自彼岸, 有種詩意, 有種不屬於塵世的美出現, 這樣的愛不是你可以學習的, 不過, 阻擾愛的障礙卻可以排除....愛是你存在中的一股暗流, 它已經在底下汨汨流動著, 只不過層層的土石有待移除."

"你無法透過學習去愛, 愛無法被培養出來, 能被培養的就不是愛, 因為那樣的愛不會是真實的玫瑰, 而是一朵塑膠花, 當你學習某件事時, 表示那件事是外來的, 不是內在的成長."

"愛是一項禮物, 而不是某個未來才會發生的東西, 在你初生時, 你就帶著這份禮物, 活著就是愛, 若你能呼吸, 你就能夠去愛."

先愛自己, 再與別人分享心中的愛與喜悅, 愛不是擁有對方, 那只會帶來空虛與痛苦.

如果不懂得去愛自己, 也不會懂得去愛別人.

有一天, 走到蘇豪去, 累了, 坐在一間店子裡聽音樂, 小桌上放了一些書, 拿起來看, 捨不得放下, 就是這本愛, 自由與單獨. 可是他們只是給顧客看的, 不是賣的. 於是到熟悉的書店訂了.

兩三個月後, 再看這本書, 從字裡行間感受作者所傳遞的訊息, 放下心中很多的規條枷鎖, 重新看自己, 看別人, 看這個世界, 發覺原來愛一直在內心跳躍, 生命原是一場充滿動感的舞蹈.

Thursday, August 25, 2005

Many lives, Many Masters










Sunset, Red Sea - Egypt



Many lives, Many masters


這本書是我的前任上司介紹給我看的, 那天到還在TIME SQUARE 地庫的PAGE ONE, 一眼便看見. 看完之後, 我記得我在給他的電郵中寫道:

看完了書, 回看我的人生, 遇到的每一個人, 感覺不同了, 他們可能是我在前世中曾經相遇, 走了千百年的路才再遇上, 生命是短暫的, 因此我們的相聚是多麼的難得.

一直擔心當母親離開的時候, 我會傷心不已, 但現在, 我知道, 也許我們會重聚, 正如今世一樣. 而我所能夠做的是珍惜現在, 活在當下, 在彼此的心裡留下美好的回憶, 讓深深的愛延續下去.

書的作者 BRIAN WEISS 是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 為耶魯大學醫學博士, 為精神科醫生. 在一次為病人CATHERINE 催眠治療, 病人看見了自己的很多次的前生, 了解到她現世種種問題的因由, 並解決了很多心結. 而且遇到了 MASTERS (大師們), 帶來了訊息, 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是有不同的課題去學習, 成長, 成就更多智慧與慈悲, 我們的靈魂是沒有盡頭, 沒有生也沒有死.*

這本書改變了我對人生的看法, 放下了許多執著, 生命不只眼前所見到的, 背後牽引著千絲萬縷的因果, 我們的經歷是一個學習過程, 不同的遭遇令我們學習去愛, 被愛, 關懷, 寬恕, 當某一項學習課題完畢後便會離去.

*使我想起了心經: 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